上次打疫苗時,在台大醫院昏倒,嚇到大家了,真抱歉!
(還好已經在醫院裡了XD)
當下我想到的除了遺書還沒寫、還沒賺錢報答父母之外
(好像有點太誇張了,可是我真的這麼想= =a),另外
就是對不起大家,贊助都還沒幫你們拉到,實在有愧於
心啊。
不過接著就是生平第一次被推進急診室(啊,實在是太
丟臉了)、第一次做心電圖、第一次做抽血檢查,還有
第一次被推到電梯門口躺著……躺在走廊上吊著點滴時
,其實很怕父母來了會跟我說「不要去了!」(連護士
小姐都勸我今年不要去了),心裡一直很忐忑不安,因
為我知道我會屈服。前年父母親咬牙提供我留學美國一
年的費用時,心裡真的是很感激也很心疼,我們向來都
不是富有的家庭,連財力證明都是跟別人借錢做出來的
,所以我很尊重他們的意見,也不想讓他們擔心。
但是……雖然都已經做好只能幫團在台灣拉贊助的心理
準備了,但是心裡就是有點不服氣,不想要就這麼放棄
。(另一方面是因為針都打了,也昏倒過了,不去多划
不來!)除非是真的拉不到足夠的贊助,不然我都應該
要奮戰到最後啊!
還好,他們始終沒有堅持要我放棄。謝謝爸媽!我會用
這幾個月證明我可以)體力和精神上都是),因為,我
不想再聽到「長這麼大隻,身體還這麼虛!」這句話了
= 3 =
【皮仔】
台灣首先與第三世界國家—非洲迦納進行國際交流活動的學生團體,2010年,十名台灣囡仔將重返迦納,拓展服務內容,除了在數位科技、人文紀錄、回饋社區上作出貢獻,也將推動節能減碳環保概念,讓我們的手牽在一起,讓世界是平的
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2008年4月25日 星期五
我們的機會來了!
雖然這禮拜還沒過完,但是心卻又已經放假了。
上週末在學校裡和許多人一起完成了一樣很高大的東西,
矗立在大草坪上,那是座三、四層樓高的四角瞭望台,
看著最頂端,看久了脖子還真酸……不過很有成就感。
星期一收到青輔會的信,是入圍複審通知!
五十幾隊選出二十五隊進入複審,
之前的努力有了代價,豈一個爽字了得!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這一週大家持續要趕工,
相信一定沒問題的!
在星期二晚上的會議,則是想不到隨時都會冒出百無禁忌的話題,
真是出乎意料之外啊!為會議增添了不少歡樂。
經費在心中造成的壓力也減少許多,雖然實際上還是存在,
不過也已經開始以正面樂觀的心去面對了,轉個心境想想真的蠻不錯的。
以後也要繼續保持好心情!
【不淺】
上週末在學校裡和許多人一起完成了一樣很高大的東西,
矗立在大草坪上,那是座三、四層樓高的四角瞭望台,
看著最頂端,看久了脖子還真酸……不過很有成就感。
星期一收到青輔會的信,是入圍複審通知!
五十幾隊選出二十五隊進入複審,
之前的努力有了代價,豈一個爽字了得!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這一週大家持續要趕工,
相信一定沒問題的!
在星期二晚上的會議,則是想不到隨時都會冒出百無禁忌的話題,
真是出乎意料之外啊!為會議增添了不少歡樂。
經費在心中造成的壓力也減少許多,雖然實際上還是存在,
不過也已經開始以正面樂觀的心去面對了,轉個心境想想真的蠻不錯的。
以後也要繼續保持好心情!
【不淺】
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轉錄] I'm not there - 當我們的國際觀只剩下王建民
http://www.wretch.cc/blog/vincentchang&article_id=6057630
最近,氣溫開始下降,少了戶外活動後,我就開始看電視。史瓦濟蘭的電視除了藉由衛星接收可免費收視國營電視台、台灣公廣集團的宏觀電視與大愛頻道外,也可繳交昂貴的收視費接收數位衛星電視訊號,於是即使遠在非洲,我竟然也有當季的《American Idol》和《Project Runway》可看,此外連《Prison Break》、《Grey's Anatomy》與《Desperate Housewives》的進度也和美國本土同步,有趣的是就連非洲也有類似星光大道的節目,於是我也看了《South Africa Idol》和《East and Sothern Africa Idol》,而為了訓練自己的聽力,沒事就會打開BBC World,當作背景音樂一樣強迫灌輸自己。
離開台灣後,我看電視的時間變多了,我竟然也覺得電視變好看了,就連新聞也精采很多。過去在台灣,我聽著iPod、我看著Hollywood的電影、我喝著Starbucks的咖啡,過去的我,有時會以為在台北就可以透過品牌掌握全世界,然而,那最終只是一種錯覺。
在台灣的時候,我很少也很懶得去關心除了台灣以外的事情,有時候我會認為過去的我之所以那麼「愛台灣」都是因為台灣媒體的窄化,因為媒體是我在台灣時獲得資訊的最主要管道,媒體於是就操控了我的世界觀,它不僅讓我自我膨脹,也讓我感到自卑脆弱;當我出國後,我開始瞭解到,當大家都以為「世界」的發生地點是在「這裡」時,其實真正影響世界變化的關鍵因素是在「那裡」。
當我在非洲打開電視,看著BBC World的主播「冷感」地播著新聞,整整一個小時的新聞,主播不是只對著螢幕播新聞而已,整個很忙地要一直連線,一下連到南韓、辛巴威、北京,等等又要連到尼泊爾、肯亞,除了連線之外還要和特派記者對話、深入探討,光是往外連線的時間大約就佔了三分之一,其他的三分之二就再帶著觀眾繞著地球跑一圈;每次看完BBC World的新聞都覺得很累很挫敗,其中可能是因為自己聽力太差,所以聽完一小時的新聞感覺像上了三小時的課一樣累,而也因為不斷地接觸國際新聞,竟也迫使我「重新想像」了所存活的這個世界裡頭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也「重新劃定」了邊界所在,完全改變了我思考和辨認事實與世界的邏輯。
台灣人對這個世界似乎「毫無感覺」,因為台灣人只想關心自己的事,只關心媒體告訴我們的事,當全世界的焦點都關注在糧食危機、在蘇丹達佛、在西藏、在是否抵制奧運時,台灣媒體呈現的是Vincent Hsiao到中國參加博鰲會、吃飯坐主桌、看表演坐第一排之類的畫面,台灣媒體呈現的是有所謂台灣之光之稱的王建民又贏了。
也許今天我人在國外,於是才會有這種對於台灣在國際新聞資訊流通上的不平衡感,但也因為我到了國外,才會知道台灣人因為選擇性少而錯失了多少重要的訊息,你也許會說:「I'm not there,那些這些,說真的,干我屁事」,但當我們看到更多不同的「那裡」的觀點,就會增加我們對「這裡」的系統性理解,以及對世局的辨識能力。
在這個被Anthony Giddens定義為『一個地區的人、事、物容易受到相距甚遠的另一地區發生的事件或人物的影響,反之亦然』的時代裡,我們收看著全球化,我們也吃喝著全球化,我們不只聽著全球化,我們也閱讀著全球化;有些學者認為全球化的出現的確為傳播環境與全球政治經濟掀起了新一波大變動,然而這些變動其實只是讓既存的傳播失衡狀態更加惡化、文化殖民現象更為加劇而已,全球文化同質化的結果,帶給閱聽人的選擇不是增加,反而是減少。
但在台灣,我們的選擇似乎只增加在購物中心的boutique裡,台灣媒體守門人的偏食,幾乎讓觀眾沒得選擇。
2008年4月13日是Global Day for Darfur,我在非洲看電視,國際新聞的鏡頭不斷連線到世界各個角落,因為有一大群人,不管有名無名,都在為蘇丹發聲;即使我人不在台灣,我依然可以百分百確定台灣的平面與電視媒體,關於蘇丹達佛的新聞應該是少之又少,甚至沒有;當好萊塢的明星也為蘇丹達佛發聲時,台灣人只知道到信義威秀看好萊塢電影,當J.K.Rowling與其他數名童書作家聯名簽署聲明,希望以藝文的力量讓遠在蘇丹達佛的兒童能免於戰爭時,台灣的小朋友們依然快樂幸福地上學去,當一群從蘇丹戰火下倖存的年輕人聚集在倫敦唐寧街十號首相府前時,台灣的年輕人坐在忠孝敦化捷運站附近的Starbucks裡喝著咖啡聊著天,這些年輕人可能連達佛在哪裡都不太清楚,甚至連手上那杯咖啡曾因為咖啡豆生產機制而被質疑剝削衣索匹亞農民的全球化問題都不曾而知,或沒興趣知道,因為他們只知道等等要去Lava還是Luxy狂歡。
Walter Lippman在《Public Opinion》裡指出了大眾傳播媒介對於人們形成公共事務認知及瞭解外在世界的重要性;由於外在世界過於複雜,以致一般民眾無法僅依靠單薄的個人經驗來理解,而必須仰賴大眾傳播媒介來吸收資訊,塑造個人「腦海中的圖像」(thepictures in our head)。台灣人,你能想像自己的國際視野只剩下王建民以及手上的那幾個境外基金嗎?
當媒體都偏食了,我們就不能自願得到厭食症。I'm not there, but I have to carethere.
【peter整理】
『這世界的尖銳太多,我不是全都能承受;要是我又表現的冷漠,全是因為我內心在退縮』-Tizzy Bac〈想要得不到〉
最近,氣溫開始下降,少了戶外活動後,我就開始看電視。史瓦濟蘭的電視除了藉由衛星接收可免費收視國營電視台、台灣公廣集團的宏觀電視與大愛頻道外,也可繳交昂貴的收視費接收數位衛星電視訊號,於是即使遠在非洲,我竟然也有當季的《American Idol》和《Project Runway》可看,此外連《Prison Break》、《Grey's Anatomy》與《Desperate Housewives》的進度也和美國本土同步,有趣的是就連非洲也有類似星光大道的節目,於是我也看了《South Africa Idol》和《East and Sothern Africa Idol》,而為了訓練自己的聽力,沒事就會打開BBC World,當作背景音樂一樣強迫灌輸自己。
離開台灣後,我看電視的時間變多了,我竟然也覺得電視變好看了,就連新聞也精采很多。過去在台灣,我聽著iPod、我看著Hollywood的電影、我喝著Starbucks的咖啡,過去的我,有時會以為在台北就可以透過品牌掌握全世界,然而,那最終只是一種錯覺。
在台灣的時候,我很少也很懶得去關心除了台灣以外的事情,有時候我會認為過去的我之所以那麼「愛台灣」都是因為台灣媒體的窄化,因為媒體是我在台灣時獲得資訊的最主要管道,媒體於是就操控了我的世界觀,它不僅讓我自我膨脹,也讓我感到自卑脆弱;當我出國後,我開始瞭解到,當大家都以為「世界」的發生地點是在「這裡」時,其實真正影響世界變化的關鍵因素是在「那裡」。
當我在非洲打開電視,看著BBC World的主播「冷感」地播著新聞,整整一個小時的新聞,主播不是只對著螢幕播新聞而已,整個很忙地要一直連線,一下連到南韓、辛巴威、北京,等等又要連到尼泊爾、肯亞,除了連線之外還要和特派記者對話、深入探討,光是往外連線的時間大約就佔了三分之一,其他的三分之二就再帶著觀眾繞著地球跑一圈;每次看完BBC World的新聞都覺得很累很挫敗,其中可能是因為自己聽力太差,所以聽完一小時的新聞感覺像上了三小時的課一樣累,而也因為不斷地接觸國際新聞,竟也迫使我「重新想像」了所存活的這個世界裡頭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也「重新劃定」了邊界所在,完全改變了我思考和辨認事實與世界的邏輯。
台灣人對這個世界似乎「毫無感覺」,因為台灣人只想關心自己的事,只關心媒體告訴我們的事,當全世界的焦點都關注在糧食危機、在蘇丹達佛、在西藏、在是否抵制奧運時,台灣媒體呈現的是Vincent Hsiao到中國參加博鰲會、吃飯坐主桌、看表演坐第一排之類的畫面,台灣媒體呈現的是有所謂台灣之光之稱的王建民又贏了。
也許今天我人在國外,於是才會有這種對於台灣在國際新聞資訊流通上的不平衡感,但也因為我到了國外,才會知道台灣人因為選擇性少而錯失了多少重要的訊息,你也許會說:「I'm not there,那些這些,說真的,干我屁事」,但當我們看到更多不同的「那裡」的觀點,就會增加我們對「這裡」的系統性理解,以及對世局的辨識能力。
在這個被Anthony Giddens定義為『一個地區的人、事、物容易受到相距甚遠的另一地區發生的事件或人物的影響,反之亦然』的時代裡,我們收看著全球化,我們也吃喝著全球化,我們不只聽著全球化,我們也閱讀著全球化;有些學者認為全球化的出現的確為傳播環境與全球政治經濟掀起了新一波大變動,然而這些變動其實只是讓既存的傳播失衡狀態更加惡化、文化殖民現象更為加劇而已,全球文化同質化的結果,帶給閱聽人的選擇不是增加,反而是減少。
但在台灣,我們的選擇似乎只增加在購物中心的boutique裡,台灣媒體守門人的偏食,幾乎讓觀眾沒得選擇。
2008年4月13日是Global Day for Darfur,我在非洲看電視,國際新聞的鏡頭不斷連線到世界各個角落,因為有一大群人,不管有名無名,都在為蘇丹發聲;即使我人不在台灣,我依然可以百分百確定台灣的平面與電視媒體,關於蘇丹達佛的新聞應該是少之又少,甚至沒有;當好萊塢的明星也為蘇丹達佛發聲時,台灣人只知道到信義威秀看好萊塢電影,當J.K.Rowling與其他數名童書作家聯名簽署聲明,希望以藝文的力量讓遠在蘇丹達佛的兒童能免於戰爭時,台灣的小朋友們依然快樂幸福地上學去,當一群從蘇丹戰火下倖存的年輕人聚集在倫敦唐寧街十號首相府前時,台灣的年輕人坐在忠孝敦化捷運站附近的Starbucks裡喝著咖啡聊著天,這些年輕人可能連達佛在哪裡都不太清楚,甚至連手上那杯咖啡曾因為咖啡豆生產機制而被質疑剝削衣索匹亞農民的全球化問題都不曾而知,或沒興趣知道,因為他們只知道等等要去Lava還是Luxy狂歡。
Walter Lippman在《Public Opinion》裡指出了大眾傳播媒介對於人們形成公共事務認知及瞭解外在世界的重要性;由於外在世界過於複雜,以致一般民眾無法僅依靠單薄的個人經驗來理解,而必須仰賴大眾傳播媒介來吸收資訊,塑造個人「腦海中的圖像」(thepictures in our head)。台灣人,你能想像自己的國際視野只剩下王建民以及手上的那幾個境外基金嗎?
當媒體都偏食了,我們就不能自願得到厭食症。I'm not there, but I have to carethere.
【peter整理】
[轉錄]blog好文
http://0rz.tw/7242q
懶得看的~以下
大意就是說:有個德國女生與迦納男戀愛,然後迦納男拿不到歐洲的簽證,
因為工作證被取消,原因沒有說明。他們唯一廝守在一起的機會就是「結婚」。
然而,在德國結婚需要單身證明文件,迦納男必須找到見證人或旅行社才能幫他
證明單身身份。但是…他們兩個都沒有錢。
而那個德國女生有一天坐計車的時候跟司機聊天,意外得知司機的老婆是
迦納人,因此她就跟他請教結婚的方法。司機就說要飛到迦納結婚才行!雖然
女孩的身體狀況不好,無法工作,目前是靠德國政府的補助津貼生活,但這是
唯一的辦法。之後,她的迦納男人卻跑到義大利去了…
總之我的結論就是:要去找新娘的,在迦納完婚吧~一遇到真愛就二話不說
馬上給它生米煮成熟飯。
YuwenLin:呵哈~這資訊應該不會不實用吧,不淺用得到! 04/24 22:08
【郁雯整理】
懶得看的~以下
大意就是說:有個德國女生與迦納男戀愛,然後迦納男拿不到歐洲的簽證,
因為工作證被取消,原因沒有說明。他們唯一廝守在一起的機會就是「結婚」。
然而,在德國結婚需要單身證明文件,迦納男必須找到見證人或旅行社才能幫他
證明單身身份。但是…他們兩個都沒有錢。
而那個德國女生有一天坐計車的時候跟司機聊天,意外得知司機的老婆是
迦納人,因此她就跟他請教結婚的方法。司機就說要飛到迦納結婚才行!雖然
女孩的身體狀況不好,無法工作,目前是靠德國政府的補助津貼生活,但這是
唯一的辦法。之後,她的迦納男人卻跑到義大利去了…
總之我的結論就是:要去找新娘的,在迦納完婚吧~一遇到真愛就二話不說
馬上給它生米煮成熟飯。
YuwenLin:呵哈~這資訊應該不會不實用吧,不淺用得到! 04/24 22:08
【郁雯整理】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會議記錄(4/22)
會議記錄(4/22)
一、各組報告
總務:
開始打電話後,在版上repost需寄出紙本的公司,註明收件者詳細資訊
若對方有需要電子檔直接將package寄給他
再詢問怡霖姐是否能將匯款單放在package中
文書:
blog 的 About us 要增加聯絡資訊及匯款帳號
之後會有一個帳號固定讓大家直接po文
生活:
還在比價中,VISA目前無下文。
役男出境手續:出國前一個月在新竹鄉公所就可辦理。
技術:
攝影課程上週六上完。軟體無。
影片:
ICT由Peter分享連結po在版上。
到 Jukwa 的三天兩夜活動由ICT組(Peter)與人文組(睿郁)討論內容。
二、企畫書與投影片4/26 OpenTech Summit:
需要一份投影片給Joy作介紹,是否需要學生出席待詢問。
4/27 (台北)青輔會:由柏榮、子儀、熊、peter代表出席
睿郁修改當初交去的企畫書預算部分及錯字,由柏榮簡報
可在投影片中放新聞報導,當天帶幾份給評審傳閱
報告內容:
1.出國行前準備(含具體出國行程)
2. 業師、協力組織與青年團隊三者之角色關係與參與程度
3.國內回饋之具體規劃。
(新竹)早上揭幕儀式:由平雲、不淺、郁雯、瑞珊、睿郁代表出席
要去找友達陳總經理約時間5/14 台南長榮大學演講:目前沒人週三整個下午有空
三、臨時動議:
1. 台北打針團 8:30 竹客上車站集合
2. skype點數卡:通話品質不佳,所以有需要用電話卡的人購買後來報帳,
也可以到課指組、實驗室研究室打3.郁雯講解拉贊助說話術
【不淺整理】
一、各組報告
總務:
開始打電話後,在版上repost需寄出紙本的公司,註明收件者詳細資訊
若對方有需要電子檔直接將package寄給他
再詢問怡霖姐是否能將匯款單放在package中
文書:
blog 的 About us 要增加聯絡資訊及匯款帳號
之後會有一個帳號固定讓大家直接po文
生活:
還在比價中,VISA目前無下文。
役男出境手續:出國前一個月在新竹鄉公所就可辦理。
技術:
攝影課程上週六上完。軟體無。
影片:
ICT由Peter分享連結po在版上。
到 Jukwa 的三天兩夜活動由ICT組(Peter)與人文組(睿郁)討論內容。
二、企畫書與投影片4/26 OpenTech Summit:
需要一份投影片給Joy作介紹,是否需要學生出席待詢問。
4/27 (台北)青輔會:由柏榮、子儀、熊、peter代表出席
睿郁修改當初交去的企畫書預算部分及錯字,由柏榮簡報
可在投影片中放新聞報導,當天帶幾份給評審傳閱
報告內容:
1.出國行前準備(含具體出國行程)
2. 業師、協力組織與青年團隊三者之角色關係與參與程度
3.國內回饋之具體規劃。
(新竹)早上揭幕儀式:由平雲、不淺、郁雯、瑞珊、睿郁代表出席
要去找友達陳總經理約時間5/14 台南長榮大學演講:目前沒人週三整個下午有空
三、臨時動議:
1. 台北打針團 8:30 竹客上車站集合
2. skype點數卡:通話品質不佳,所以有需要用電話卡的人購買後來報帳,
也可以到課指組、實驗室研究室打3.郁雯講解拉贊助說話術
【不淺整理】
[轉錄] 加納:獨立五十年的幾個觀點
「全球之聲」:http://zh.globalvoicesonline.org/hant/2007/03/09/183/
像大多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一樣,加納人使用英語,不僅是作為通用語言,而是作為官方語言,英文比其他地方語言以及方言都還要強勢,全國各處都是講英文。因此,有些加納的(年青)人可能在說起本土話的時候不大流利,也是意料之內。
Ghanablogs.com的Maximus從自己身上就體現到英語在自己的文化中是何等根深蒂固:
同時,隨著愈來愈接近三月六日的50週年紀念(譯註:加納於1957建國,今年是建國50週年),可以期待會有許多慶祝活動,加納的部落客紛紛發表意見。Emmanuel Okyere就率先評論加納總統John Kufuor在兩週前發表的國情咨文。演說中,經濟表現及通訊科技兩大主題最能觸動他:
加納人聽到這種說法勢必感嘆,可悲的是,這很可能在任何非洲以外的分析中繼續出現!
【peter整理】
像大多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一樣,加納人使用英語,不僅是作為通用語言,而是作為官方語言,英文比其他地方語言以及方言都還要強勢,全國各處都是講英文。因此,有些加納的(年青)人可能在說起本土話的時候不大流利,也是意料之內。
Ghanablogs.com的Maximus從自己身上就體現到英語在自己的文化中是何等根深蒂固:
我愧對我加納人的身份。為什麼?因為我的英語比我的母語(特維語另一個溝通的挑戰來自那可惡的、很差勁的、領導全國的移動通信服務供應商Areeba。對此,GhanaConscious 的Abocco寫道:
Twi)好,我的英語讀寫能力都比我的母語強。很悲哀是罷。你還要知道另一個丟臉的秘密的嗎?我出生併成長於大阿克拉地區(Greater Accra Region),但我卻不會格語(Ga)是的,你沒有看錯。不要擔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們都為此而取笑我。我可以歸咎於教育系統和其他人,可是第一個應該責備的該是我自己:我應該在上語文課時更專注些。
有趣的是,Areeba繼續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幾年前的宣傳和營銷投資已經取得回報:Areeba就是最酷最時尚的電訊服務。加上網內通話比網外通話便宜,Areeba的芯片就成為所有人的必然之選,因你的朋友都用它。他們擁有最差的網絡卻無意改善,反而專注於為了令服務更顯「吸引」而贊助娛樂活動和加入更多的宣傳。他認為,儘管Areeba有他們的問題,另一家服務供應商Kasapa的市場份額卻少得可憐。雖然擁有最好的技術(CDMA),因為手機外形「醜陋」,他們遲遲不能趕上Areeba的市場佔有率!
同時,隨著愈來愈接近三月六日的50週年紀念(譯註:加納於1957建國,今年是建國50週年),可以期待會有許多慶祝活動,加納的部落客紛紛發表意見。Emmanuel Okyere就率先評論加納總統John Kufuor在兩週前發表的國情咨文。演說中,經濟表現及通訊科技兩大主題最能觸動他:
Luke在I'll Alight at This Thing (Luke in Ghana)中則描寫了離開兩個月後回到加納北部首府塔馬利(Tamale)後所看見的變化:今天通訊技術革命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的運作模式,並降低生產的邊際成本、提高各行業的生產力。政府將繼續把重點放在通訊技術,以其做為國家經濟轉型的基礎。
為確保每個地區都能連接上高速網路,在全國各地普及和推廣包括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等通訊服務,政府已經從中國政府取得3000萬美元優惠貸款,以興建一個全國性的光纖通訊骨幹。
現在比較大的街道上都有路牌,寫著我從前不知道的名字。然而,「Tamale」這個字以顏色字寫成,「Tam」是藍的,「ale」是紅的,帶點啤酒廣告的味道。盛讚加納人「無與倫比」的溫情是唯一沒有改變的同時,他半帶矛盾地為塔馬利的這些改變辯解道:
市中心的大街被「反擁擠」了:所有本來設在街道旁邊的,以棚子撘建的小貨攤都被清理出來。顯然他們是被移至鎮上兩個衛星市場去了。我不知道當中細節(似乎沒有人知道),而我懷疑這些衛星市場的成效。市中心的大街是這個城市的一個主要商業樞紐,我擔心把這些商家遷出會對他們的生意帶來重大的打擊。
…一切似乎與加納獨立50週年有關:今年3月6日標誌著加納脫離英國統治,獨立50週年(加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中第一個獨立的),這當然值得慶祝,美化工程正在全國各地展開。一個鮮有議論加納事務的部落格EU Referendum(譯註:該部落格主要討論與英國相關事務),卻從一個折然不同的角度評論加納的獨立。該部落格主編Szamuely Helen論及首任總統Dr.Kwame Nkrumah的下台,但卻避而不談當地某些人與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的共謀,後者一直被視為該事件的主要源由。Helen寫道:
加納也將主辦2008年非洲國家杯:一個非洲國家的足球杯賽,所以新的球場現正在興建。
這兩個事件的確令人振奮,但我依然懷疑這些準備工作對塔馬利人民做成的傷害是否比獲得的利益多。
毫無疑問,有兩大原因令加納五十年前在處於有利位置下沒落了:其一是馬克思主義,一場以「非洲之路」為名加諸其身的社會主義實驗;其二是西方國家領導人為減輕自身的歷史罪孽而給的金錢援助,卻絲毫不在意金錢的流向。最後,她拿韓國和加納作比較 (雖然同樣在慶祝獨立五十年紀念的馬來西亞更常被拿來比較):
1957年獨立時,加納是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對比起南韓,它的現在和將來都被所有學者一致看好。加納是富有、民主、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南韓則一無所有。
50年後的今天,我們知道答案了。從非洲的標準看來,加納做得不太差。但南韓卻迎頭趕上,成為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經濟體系,並嚴重威脅到僵化的西歐經濟。假設,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塞格琳‧羅雅爾(Segolene Royal)承諾引入控制全球化的措施的時候,(如果她當時腦海中確是有一些具體的什麼的話)南韓會是她腦海中想起的國家之一。而加納則一定不在其中。
加納人聽到這種說法勢必感嘆,可悲的是,這很可能在任何非洲以外的分析中繼續出現!
【peter整理】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心情-皮仔
在加入志工團之初,我真的沒有預料到會面臨這麼多困難
和挑戰。
我的出發點其實很簡單:就是想看看我能為這個世界做些
什麼、為台灣做些什麼、我自己到底真的能做些什麼?這
個小小的好奇心,引領我遇見你們。
我不能否認我沒想過退出,我甚至想過我能夠在大學最後
一年認識你們這群人,這樣就很好。不過,我現在真的很
喜歡這個團,不論是大家的專業、熱血、還是突如其來的
超爆笑笑料,都讓我覺得這個團好棒!(我跟馬學長提過
,這是目前讓我覺得最有歸屬感的團隊,雖然這樣也會讓
我擔心自己是不是做不出什麼貢獻……)我知道大家都有
很忙的schedule,實驗論文考試打工家教,可是大家還是
爆肝把事情做對做好。
所以我沒辦法退出,我想跟大家一起努力!
雖然我們仍然不知道事情究竟會怎麼發展下去、把我們帶
向何方(我指的不是地理上的地方)。但是就像Joy說的,
我們正在進步,在這些try and error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鞏固自己的核心價值。
大家加油!我知道我們能做到!
而這也將會是我大學生涯中最棒的回憶之一!
【皮仔】
和挑戰。
我的出發點其實很簡單:就是想看看我能為這個世界做些
什麼、為台灣做些什麼、我自己到底真的能做些什麼?這
個小小的好奇心,引領我遇見你們。
我不能否認我沒想過退出,我甚至想過我能夠在大學最後
一年認識你們這群人,這樣就很好。不過,我現在真的很
喜歡這個團,不論是大家的專業、熱血、還是突如其來的
超爆笑笑料,都讓我覺得這個團好棒!(我跟馬學長提過
,這是目前讓我覺得最有歸屬感的團隊,雖然這樣也會讓
我擔心自己是不是做不出什麼貢獻……)我知道大家都有
很忙的schedule,實驗論文考試打工家教,可是大家還是
爆肝把事情做對做好。
所以我沒辦法退出,我想跟大家一起努力!
雖然我們仍然不知道事情究竟會怎麼發展下去、把我們帶
向何方(我指的不是地理上的地方)。但是就像Joy說的,
我們正在進步,在這些try and error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鞏固自己的核心價值。
大家加油!我知道我們能做到!
而這也將會是我大學生涯中最棒的回憶之一!
【皮仔】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