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先與第三世界國家—非洲迦納進行國際交流活動的學生團體,2010年,十名台灣囡仔將重返迦納,拓展服務內容,除了在數位科技、人文紀錄、回饋社區上作出貢獻,也將推動節能減碳環保概念,讓我們的手牽在一起,讓世界是平的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成果]2009年雨林探索及非洲鼓製作紀錄


地點:Okurase鼓村
介紹:
非洲鼓是非洲很具代表性的文化,貣源於西非。迦納受外來文化衝擊頗嚴重,深怕如此重要的文化被沖淡或遺失,所以製作了這部紀錄片以利文化保存。另一方面,熱帶雨林一直是地球很重要的生態環境,然而做鼓需要伐樹,因此實地探訪雨林,以了解當地人是否有因為做鼓而過度砍伐樹木,也希望能藉由紀錄片來提醒當地製鼓人雨林生態的重要性。
記錄片裡面訪問到的是Kobby一家人,由Kobby(Kobby的爸爸是第一個把做鼓技術帶至迦納村落Okurase的人,但現在年事已高,做鼓主要交給其子Kobby)帶領至迦納當地鼓村Okurase了解各種鼓的外型、打法、意義以及Djembe鼓的製作流程,並與Kobby及Kobby的父親還有其他製鼓人進行訪談深入了解非洲鼓的技術傳承問題。此外,我們花了一整個早上前往附近雨林尋找最適合做鼓的樹並了解當地人砍伐樹木的情形。

紀錄片內容:From Djembe to the rain forest
PART 1:內含:鼓種類介紹、鼓身製作步驟、鼓皮穿線方法


PART 2:內含:鼓皮和鼓身接合、修整鼓邊、調音、整鼓皮


PART 3:內含:鼓身圖案設計及圖案意義、打擊示範。雨林實景


PART 4:內含:迦納團清華學生心得分享、鼓村生活實景


除了影音紀錄,2009年團員在拍攝的三天裡,皆寫下拍攝的過程與心情
第一天,初到鼓村,認識Kobby一家人,也見到製鼓過程,究竟文字留下了什麼?
請點選Ghana Diary 0810 - Documentary of Drum-Making

接著第二天...團員們在下著雨、寧濘不堪,甚至有點危險的雨林裡行走
當地人說:「你們是第一群到這裡的外國人。」
這群「外國人」咬著牙前進時看到什麼、發現什麼?
請點選Ghana Diary 0811 - Documentary of Drum-Making

第三天,這個計畫接近尾聲,行程緊湊的團員最後留下給自己的期許-將記錄片剪輯完成
Ghana Diary 0812 - Documentary of Drum-Mak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