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先與第三世界國家—非洲迦納進行國際交流活動的學生團體,2010年,十名台灣囡仔將重返迦納,拓展服務內容,除了在數位科技、人文紀錄、回饋社區上作出貢獻,也將推動節能減碳環保概念,讓我們的手牽在一起,讓世界是平的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心得]施于婷(Claire) 中文系三年級

「你要去非洲?好有勇氣!」 
「小心回來會變黑喔!」

自從去年決定到迦納當國際志工,就會不時遇到像這樣的驚嘆號。
會有人像我一樣,第一次出國就飛到地球另一端、感覺很可怕的非洲嗎?你說我「很有勇氣」,回想當初其實只是很單純的「想為這世界做些什麼」的衝動,以及一心想要平反非洲是「黑暗大陸」的刻板印象。在真正踏上非洲的土地之前,我們對非洲認知大概還停留在很遙遠的「石器時代」吧!

「非洲很熱,所以那裡的人生活步調很慵懶。大部分的人都不去工作,所以生活環境很差……」真的是這樣子嗎?在迦納一個月的志工服務,我所感受到的,是他們對知識的強烈渴望,想要改善生活環境卻因為資源較為缺乏、資訊流通不方便,所受的教育和接收到的資訊較少而無法和先進國家並駕齊驅。「為什麼要到非洲推廣ICT(通訊科技)?他們都吃不飽了……」這是我們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然而,實際走一趟才會發現,迦納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一個飢荒的非洲大地,而是現代文明入侵後,一個面臨現代化、全球化,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在迦納,到處可以看到中國大陸製造的產品,舉凡衣服、褲子、鞋子、包包……,以及滿街被漆上紅色「vodafone」的房子,標誌著英國電信公司「vodafone」如何壟斷了迦納的通訊市場。那麼,我們不禁會問:「迦納在哪裡?」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通訊科技不斷革新,而非洲要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發聲,且被看見,通訊科技的學習和運用就非常重要了。

ICT School的課堂上,學生們緊握著手中的筆,鉅細靡遺地抄寫著筆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特別專注的神情。生長在台灣我們並不知道,非洲小朋友的電腦課沒有電腦,必須透過課本上的圖片和文字來想像電腦、滑鼠和鍵盤長什麼樣子!

年僅22歲,RichardsonUnity Drum的團長,想要透過打鼓、跳舞等技藝的表演和訓練來推廣非洲的傳統文化,為了籌措經費,僅拿著一張錄好的CD到處去表演、授課。「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然後堅持下去!我相信『天助自助者』,要天幫你,你自己就要先努力,不努力就沒有機會!」Richardson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並且朝著目標持續努力著,樂天且積極,是我在迦納人身上,看到的生活態度。

Ageorgia 是一位美髮師,同時也是藝術家、發明家,他所做的手環、項鍊,都是別出心裁的設計,就連自行車他不需要看說明書就能夠自己組裝和設計!「只要把東西握在手中,我的腦袋就會開始思考這個東西可以拿來做什麼……」「不用為非洲人擔心太多!」指導老師唐瑋這麼說,起初我們還不相信,直到親眼看到Ageorgia自己組裝的自行車,就真的不得不佩服非洲人的創造力了!回國的飛機上,我凝視著手腕上的手環,是創造大師Ageorgia做的,「在物資較不充裕的非洲,他們緊握著手中的東西,用心思考如何發揮它的價值……」,那是生長在台灣的我們,所缺乏的珍惜和創造力。

沒有親自到過非洲,我們只能憑考完試就忘掉的歷史、地理課本上的專有名詞去想像。我的第一次出國,搭了27個小時的飛機,抵達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迦納,深刻感受到所學和實際體驗後認知的差異。世界一直都在變動,歷史、地理課本上的專有名詞或許有一天也會被推翻,我們不能緊抓著固有的知識不放,而不願意去接納世界正在改變的事實。從台灣到迦納,從黃皮膚到黑皮膚的異國文化衝撞,如果我能以一個更開放的視野和角度去看這個世界,27個小時飛機上的暈眩和因為靜脈曲張而酸痛到不行的小腿就值得了。

9641008中文系大四  施于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