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先與第三世界國家—非洲迦納進行國際交流活動的學生團體,2010年,十名台灣囡仔將重返迦納,拓展服務內容,除了在數位科技、人文紀錄、回饋社區上作出貢獻,也將推動節能減碳環保概念,讓我們的手牽在一起,讓世界是平的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心得]王柏宇(Ben) 工科系三年級

「我想要把握這個機會,用自己的雙腳踏上神祕又充滿魅力的非洲大陸,用自己的眼睛看看這透過攝影鏡頭在Discovery看過無數次的地方,用自己的手掌掬起一把迦納的紅土,深深的吸一口孕育人類生命始源之地的氣息。」 這是去年志工團面試時,我向面試我們的指導老師JOY說我想去迦納的原因。


 「我想去呼吸點不一樣的空氣,想去看看世界上不一樣的角落,跳脫漸漸習慣僵化的框架,近距離體驗不一樣的文化迎面而來的文化衝擊,想為對未來有些迷惘的自己注入活水。」抱持著這麼單純簡單的想法,我加入了2010迦納志工團。

回想從去年12月志工培訓營,迦納10團員們第一次見面,經歷了好多次的開會討論;絞盡腦汁讓專案計畫從無到有;一再修改到出發前兩個月還在調整的行程表;一開始我意願不高覺得是額外負擔誰知道最後幾次會讓我意猶未竟好希望可以跟大家多來幾次的義賣活動;在捷運民權西路站旁邊的角落劇場和大家第一次的非洲鼓體驗,練習完後一群人背著花花綠綠超級搶眼的鼓袋假裝無視各界目光故作鎮定的漫步在台北街頭;練習沒幾次就硬著頭皮在校慶午宴上場卻意外受到好評的鼓舞表演;拉贊助打電話到處碰壁沒有回應還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在月底發現要繳快三千塊的電話費;圖書館裡坐在打開的課本前兩個小時後才赫然發現上面寫的都是迦納團的待辦事項;意見不合時和團員們的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爭論,從滿腔熱血到體會現實的灰心無奈,回家後頹喪難過的打開電腦看到團員們溫暖鼓勵的離線留言時滿滿滿滿的感動;一開始拉贊助或義賣時支支吾吾彆扭生硬的照著筆記本上的稿念還會念錯的窘境,從總機小姐會安慰你叫你放輕鬆講慢一點到後來舌燦蓮花鏗鏘有力外帶堅定的眼神向旁人敘說我們的服務計畫內容順便拉贊助。

帶著對熟悉又陌生的迦納滿滿的期待,忙碌又充實的八個月一下就過去,然後,是七月二十九號的到來。

經過了可以從美國來回順便再加個高雄來回之旅的飛行時間後,睡到頭腦昏昏沉沉的踏上了迦納。對迦納第一個印象就是迦納人熱情又可愛:下機搭機場小巴到航廈時旁邊的迦納人看到我很辛苦的墊著腳抓頂端的手把時友善的跟我講:「You can hold me.」迦納人用友善溫暖的關心為我的迦納之旅拉開了序幕。

在迦納的生活充實又忙碌,除了定好的行程外,很多印象深刻的新奇體驗都是臨時起意碰巧遇到的,像是Odwira的DA team第一天到Jukwa的時候,趁著天色還早我們決定到市集上走走,看看在地人的生活。經過一戶人家的時候聽到裡面有鼓聲於是就興奮的衝進去和熱情的當地人一起打鼓跳舞,還有一位老人教我們拳頭舞,我們在努力學習半小時還是摸不著頭緒後問Nii說這舞到底是什麼意思,Nii才似笑非笑的說:”He’s drunk.”讓我們好氣又好笑!

去年有許多給孤兒院的捐贈物資在09團員們離開迦納後才寄到,這些物資堆在JOY的房間一整年,我們到的時候就構思要怎麼好好利用這些東西來幫助孤兒院,靈光一閃決定和Unity Drum合作,剛好趕上Cape Coast周末固定的假日市集,趁著專案間的空檔我們把物資運到Cape Coast和Unity Drum 的成員們一起沿街叫賣。把商品頂在頭上,穿梭魚行於人潮之間,雖然走的腳很痠還要應付迦納人對我們比對商品還要高的興致,我們仍不遺餘力的大聲叫賣:「one cedi one cedi~two cedi two cedi~」。 這趟沿街叫賣之旅除了實地體驗到迦納傳統市集蓬勃的生命力及無所不賣五花八門的商品外(連DVD都可以頂在頭上叫賣),異想天開的殺價能力也讓我們瞠目結舌,開五塊殺一塊,開一塊殺到兩毛,而且不是個案,來問價的人都不約而同下殺兩折,於是我們就沿途與迦納人展開價格拉鋸的焦土戰,很辛苦卻也很好玩,而且我們也收穫豐富,知道了迦納生意人愛開高價的習慣及跟他們議價的方法,之後我們買東西的時候也學當地人一開口就殺到兩折,再裝出一副正直不屈的樣子說:「That’s my last price.」,效果奇佳!

這趟迦納之旅除了看到許多新鮮東西,實地融入迦納當地的生活,跳脫習慣了二十年的生活模式跟舊的思考框架以外,最大的體悟就是懂得惜福。

看著孤兒院的小朋友生活在貧乏的物質條件下甚至連乾淨的飲用水都無法取得,卻仍洋溢著快樂滿足的笑容,我真的覺得孤兒院院長真的好偉大,礙於經濟因素沒辦法給小朋友們太好的物質享受,沒有辦法給他們豐足的物質生活,但是卻給了他們「能夠感到幸福的能力」,讓被遺棄的孤兒們活在關愛中,以正面的態度面對不完美的人生,讓我受到很大的啟發,讓我瞭解到自己到底有多幸運:可以在一個健全的家庭中成長;可以認識這麼多在出發去迦納前一晚特地跑到我家佔據我要拿來整理行李的客廳空間無所事事的坐了兩小時只是想要跟我說掰掰的好朋友;可以在學校與師長的大力支持下出國豐富自己的視野;可以認識這群工作上合作無間私下一起歡笑一起哭泣,一起走過在台灣辛苦籌備的八個月及一起體驗在迦納一切的新事物,我好喜歡好喜歡的迦納10團員們。回首這趟迦納之行,從籌備、出發到回來,經歷了好多事情,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看的東西增加了視野格局也比較廣,面臨選擇時可以跳脫當下受侷限的框架,試著用宏觀的角度來看事物,慢慢了解在許多平行並排的機會選項中,沒有所謂最佳的答案,繞遠路不一定是壞事,路不同,風景不同,如此而已。

[心得]施于婷(Claire) 中文系三年級

「你要去非洲?好有勇氣!」 
「小心回來會變黑喔!」

自從去年決定到迦納當國際志工,就會不時遇到像這樣的驚嘆號。
會有人像我一樣,第一次出國就飛到地球另一端、感覺很可怕的非洲嗎?你說我「很有勇氣」,回想當初其實只是很單純的「想為這世界做些什麼」的衝動,以及一心想要平反非洲是「黑暗大陸」的刻板印象。在真正踏上非洲的土地之前,我們對非洲認知大概還停留在很遙遠的「石器時代」吧!

「非洲很熱,所以那裡的人生活步調很慵懶。大部分的人都不去工作,所以生活環境很差……」真的是這樣子嗎?在迦納一個月的志工服務,我所感受到的,是他們對知識的強烈渴望,想要改善生活環境卻因為資源較為缺乏、資訊流通不方便,所受的教育和接收到的資訊較少而無法和先進國家並駕齊驅。「為什麼要到非洲推廣ICT(通訊科技)?他們都吃不飽了……」這是我們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然而,實際走一趟才會發現,迦納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一個飢荒的非洲大地,而是現代文明入侵後,一個面臨現代化、全球化,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在迦納,到處可以看到中國大陸製造的產品,舉凡衣服、褲子、鞋子、包包……,以及滿街被漆上紅色「vodafone」的房子,標誌著英國電信公司「vodafone」如何壟斷了迦納的通訊市場。那麼,我們不禁會問:「迦納在哪裡?」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通訊科技不斷革新,而非洲要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發聲,且被看見,通訊科技的學習和運用就非常重要了。

ICT School的課堂上,學生們緊握著手中的筆,鉅細靡遺地抄寫著筆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特別專注的神情。生長在台灣我們並不知道,非洲小朋友的電腦課沒有電腦,必須透過課本上的圖片和文字來想像電腦、滑鼠和鍵盤長什麼樣子!

年僅22歲,RichardsonUnity Drum的團長,想要透過打鼓、跳舞等技藝的表演和訓練來推廣非洲的傳統文化,為了籌措經費,僅拿著一張錄好的CD到處去表演、授課。「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然後堅持下去!我相信『天助自助者』,要天幫你,你自己就要先努力,不努力就沒有機會!」Richardson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並且朝著目標持續努力著,樂天且積極,是我在迦納人身上,看到的生活態度。

Ageorgia 是一位美髮師,同時也是藝術家、發明家,他所做的手環、項鍊,都是別出心裁的設計,就連自行車他不需要看說明書就能夠自己組裝和設計!「只要把東西握在手中,我的腦袋就會開始思考這個東西可以拿來做什麼……」「不用為非洲人擔心太多!」指導老師唐瑋這麼說,起初我們還不相信,直到親眼看到Ageorgia自己組裝的自行車,就真的不得不佩服非洲人的創造力了!回國的飛機上,我凝視著手腕上的手環,是創造大師Ageorgia做的,「在物資較不充裕的非洲,他們緊握著手中的東西,用心思考如何發揮它的價值……」,那是生長在台灣的我們,所缺乏的珍惜和創造力。

沒有親自到過非洲,我們只能憑考完試就忘掉的歷史、地理課本上的專有名詞去想像。我的第一次出國,搭了27個小時的飛機,抵達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迦納,深刻感受到所學和實際體驗後認知的差異。世界一直都在變動,歷史、地理課本上的專有名詞或許有一天也會被推翻,我們不能緊抓著固有的知識不放,而不願意去接納世界正在改變的事實。從台灣到迦納,從黃皮膚到黑皮膚的異國文化衝撞,如果我能以一個更開放的視野和角度去看這個世界,27個小時飛機上的暈眩和因為靜脈曲張而酸痛到不行的小腿就值得了。

9641008中文系大四  施于婷

[心得]劉家慧(Terry) 中文系一年級

8月31號到達台灣,隊員說他們“回來了”,我則是再次“光臨”台灣:我的家在香港,留學清華,到非洲從事志工服務。


踏出機艙那刻一時反應不過來,見到爭前湧後的台灣人,反倒覺得不習慣。在迦納的一個月里,不分彼此,我們相處融合愉快,如今想到一別是一年,又感相見機會渺茫,思念藕斷絲連,很不是滋味。但想到我們有幸跨越太平洋相遇,足可見緣分不淺,而透過互聯網,我們可彼此聯繫,不致往來斷絕,心始舒暢:深切體會普及IT的重要。

作為一個初來報到的大一新生、一個外來華僑,對台灣文化認知尚淺,深覺香港台灣雖是隔海之遙,卻兩地人的想法思維存有天淵之別,著實難以適應;加上沒有社團經驗,籌募以及舉辦活動等事情讓我倍覺苦惱,不知從何開始。不懂則問、事事問,成為我上半年的生活寫照,每天幾乎沉溺在書信電話世界不能自拔。回想,若非09屆學長者指導相助,事情不單不能如期進展,甚至更無法完成,對他們感激的心一直猶存心中。

 注射疫苗、訂機票、辦理海運,以及各專案協調工作,行程事事緊扣,兼顧學業的時間少了,“學會如何安排時間”成為年度必修課。我們都知道,這一門課若被當,大學生涯可真不妙了。各種壓力瘋狂鞭策,面迎的挑戰一波接一波:一來面對清大新鮮人的未知衝擊;二要加速理解台灣企業狀況、尋求贊助途徑;三是致力改善“港式國語”、學會尊重及接受彼此不同的做事方式。在進行「學會如何安排時間」的同時,另一門課也得兼修——“自我突破管理”。時至六月,清大生活才漸適應,7月末,我們來到非洲、迦納,一個全然未知的世界……

「實在太像了,家鄉!」

暗泛泥濘的海浪、略带腥湿的海風、戰痕滄桑的漁船、簡陋樸素的海上人家……還記得,我們靠著窗,他說「這裡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望著他,我許久說不出話,心里卷起了風暴的浪。中國廣東一個小魚港,那裡有我十年的童年;我眼中的迦納,就是童年時代的中國大陸。任何適應上的問題都不曾在我身上發生,每天把食物全盤清空,每晚睡得很香很甜,就像在家。從台灣到迦納,感覺是“回來了”,非“來到了”,家鄉的過去,就是今天的迦納:人民過著電源不穩、蠟燭營燈的日子;處處可見磚頭沙堆、蓋建中的樓房;凸凹不平的路、雨後變成大小不一的池塘…… 一切似曾相識,每一寸草木觸動著回憶,我的心在飛揚,生命在輪回:回來了,我的童年,我的家鄉。

9月15號,Giant 102台腳踏車到達迦納,專案正式開始,我的使命才正式開始,一切都只是開始。

[心得]謝芛琁(Haru) 經濟系四年級

2009年10月初,大四準畢業生的我還在猶豫要不要報名國際志工。


「做學生能做的,不要後悔。」

「多去看看這個世界,多出去走走。」

「不用想太多,做了就會有收穫,不做永遠不知道會得到什麼。」

三個人的三句話,讓我決定即使未來更加不確定,也要走這麼一次,帶著一點毅然決然,和不願庸庸碌碌的叛逆。

2009年12底,我多了另一個身份─迦納團國際志工。這段籌備期間,兩三個小時起跳的無數會議、佔據周末又賣老臉的各校義賣、時數累積起來會非常可觀的各種志工培訓課程、不管來幾次都有驚心動魄感的公司簡報、突破自我又犧牲色相的非洲鼓舞練習和演出…我在在相信,想要當志工,可不是有心就好!有心當然重要,但是沒錢怎麼出國?沒時間怎麼籌備活動?沒能力怎麼讓贊助公司信服?沒體力怎麼同時應付期中考和生企劃書?想一想,還真不容易。

2010年8月中,我的同學成為研究生、阿兵哥還有上班族,而我還在地球的另一端牽著非洲孩子的手。若不在這,我不會因為看到孤兒院的孩子直接生飲泥水難過,也不會見識到在機場不客氣伸手的賄賂文化,沒有熱情的迦納大男孩說我們是她的兄弟姐妹,無法想像大家在喪禮上一起跳舞的情景,不會有在露天沒鎖的小空間裡,對著排水孔上廁所的難為情...好多啊,他們都不是想像,都成了我所經歷過的獨特,如果故事讓人的生活更鮮豔,那麼這些專屬於我的回憶,讓我大學生活的最後一段更加色彩繽紛。

2010年9月初,身上帶著數不清蚊子、跳蚤咬的紅腫,邊抓癢邊敲打鍵盤,發現我再怎麼寫,也道不盡一路以來看到、學到,以及經歷到的。有人說,要到很遠的地方,才會找到自己,我渴切的,抓些流浪的養分,野野的,餵飽青春,作為印記。

[心得]張鴻文(Owen) 動機系四年級

在決定國際志工團的志願序時,為了想去非洲,我選擇迦納團作為我的第一志願,而在2010年的八月,透過這個活動,我第一次踏上了非洲大陸。


我覺得參加國際志工,不論在事前準備、實際執行以及結束後的檢討,都讓我有很大的收穫‧在活動籌備期間,為了讓活動內容更加完善,每個人都必須去學習以往沒有接觸過的領域的知識,也無形了解很多以前都不知道,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實際發生,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在迦納當地進行計畫時,透過與當地人的互動,不但能學習到不同文化下的思考模式,也了解到我們和當地年紀相近的青年在想法和社區發展意識上的差異。很多人都會問說為什麼我們要出國當國際志工,卻不選擇在台灣服務?我覺得這就像很多人選擇出國唸書而不留在國內一樣‧在不同的環境中,看到不同文化與發展,往往能讓人思考自己有的是什麼,這些資源能不能有其他利用,而這些想法都會幫助之後在台灣本土的服務上。

真的很高興能在大學的最後參加國際志工的活動,也很感謝所有願意協助國際志工的人,雖然這個活動佔據了我過去一年大半的時間,但即使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參加這個活動。


[心得]葉子瑜(Bling) 生科系二年級

我不是抱著遠大目標而來的,只是想在不一樣的世界,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在迦納機場,隔著玻璃窗看著Nii一行人離開,我覺得我快不能呼吸了…

Kafui最後的擁抱,“safe journey…”

我趴在行李上,無法克制的哭出聲……

在台灣半年多的準備期,我們帶著DM、明信片在各義賣場合及大公司間奔走,希望外界認同我們的計畫,願意贊助我們款項讓我們得以順利出團。當我拿著DM向路人解釋我們的計畫,希望他們掏出一百塊鈔票購買我們的明信片,我總是壓抑著心裡的懷疑,懷疑我們想做的這些事對不對,是否能真正幫助到他們。很感謝那些點頭肯定我們的朋友,還有那些毫不遲疑慷慨解囊的朋友,更有一群默默幫我們祈福的朋友,每每看到部落格上不認識帳號的留言,心裡總是滿滿的感動,更加告訴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做到最好!”

回到台灣之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當地人對你們去的反應是如何?”

我知道我們是被期待的,期待我們帶給他們知識,期待我們帶給他們資源,期待和我們做朋友,期待我們再回去。這些期待的背後,是不是真正符合我們做志工的意義,我只能打個問號,但是IT老師們在學習教育部EzGO光碟中自由軟體的應用時,那種興高采烈的神情,”That’s what we want, and we want more…”,我知道,我們沒有讓他們失望。

記得第一天抵達迦納,就發生了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坐在車上,我們將DV伸出窗外,興奮的拍著”頂頂人文化”,這樣的情景在我們出團前,已經在照片上看過無數次,當親眼看到時卻又難掩興奮之情不斷的嘰嘰喳喳。車子行經一處交通要道時,一群頂頂人在分隔島上,等著紅燈一停,便要下來推銷東西,之中有位中年婦女人對我們搖搖手,不斷的說”no picture”,因為口音的關係,沒有在第一時間聽懂她說的話,突然間有一隻手伸進車窗試圖搶走我們的DV,嚇的我們立刻關上窗戶躲進車子裡。後來我們才懂,他們不喜歡被拍,不喜歡我們”白皮膚”人到他們的國家,用先進的設備拍下他們的一舉一動。仔細想想,我們這樣唐突的舉動確實對他們不禮貌,好像我們在用我們的高科技恥笑他們的貧窮。我們的大驚小怪不過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在我們大驚小怪的同時,是不是也忽略了文化差異間應有的尊重?

其實在每個計畫執行完之後,一直都有某種衝突不斷在我的心裡拉鋸。我們帶來ICT的教學,真的能幫助到他們嗎?雖然說短短一個禮拜的ICT教學像是在他們心裡埋了一顆種子,但是在這基礎建設都還不完備的環境,這顆種子該用什麼東西去灌溉?又或者我們看到Unitydrum的成長,若是有一天電腦、網路變成唾手可得的資源時,他們對打鼓的熱忱以及對藝術的執著還能延續嗎?我們希望給孤兒院的小孩一人一張立可拍做為禮物,卻因我們無法讓附近所有的小孩都擁有一張,所以必須偷偷帶著他們離開到另一個地方拍照。藉由Ompe的紀錄了解整個winneba漁村的概況,同時記錄了快要消失的傳統歌舞,但是對於提升漁村居民的經濟發展有任何的幫助嗎?這些問題我都沒有答案,但是我相信每件我們在迦納發生的事,每個我們在迦納遇到的人,將來都有可能是某段未知緣份的契機。

Feel free in Ghana

在迦納,不會太在意我的一些舉動是否會引來奇怪的眼光,反正我們的出現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很新鮮的事,所以我會綁著沖天炮在大街上閒逛,自然而然和他們手牽手聊天。跟著Nii在計程車瘋狂亂竄的街上騎腳踏車;下午在附近小路上散步,追著羊跑;雖然有點彆扭但還是硬著頭皮跟大家一起跳舞;晚上想抬頭看美麗的星空卻又要一邊小心路上的坑坑疤疤;tro-tro的顛簸與擁擠,呼嘯而過的計程車;星期天教堂裡播放震耳欲聾音樂……

迦納的土地,有種讓人想微笑的氣息……

“相信這次的經驗,會徹底改變我的一生…”

我們到底有多不同?演化學家提出理論:最早的人類在一百五十萬年前從非洲出走,一路遷徙,經過戰爭、兼併、通婚、融合,演變成現在世界上的人口分佈。追根究柢我們是從同一個源頭出來的,沒有必要去計較膚色、種族、貧富的差異,把我們擁有的去分享給更多的人,用最純真的心去感受靈魂之窗所看到的世界,並好好珍惜我們得到的愛。

[心得]林怡秀(Jenny) 物理所碩二

非洲,一個對我來說只在地理課本出現的名詞,現在將有機會踏上這片土地,這一切真是不可思議!在轉機兩次,搭了約三十小時的飛機後,終於抵達西非迦納,長途搭機固然很累,但是想到我們終於達成了服務西非的夢想,一切的辛苦都化為烏有。從去年的12月,就是迦納團成軍的時候。一開始,來自不同領域的十個人湊在一起,過程中,對於我們的執行方案難免會有分歧的意見。也因為這些不同的思維,讓我們激盪出有創意的想法。現在回想起來,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都是難忘的回憶,十顆心也因此更加緊密的相連。


行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Jukwa孤兒院的營隊活動。雖然迦納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是,大部分的小孩都沒有受過教育,只會說當地的方言,所以,活動中都靠孤兒院最大的孩子來當翻譯,我們的活動才能進行。居住在孤兒院附近的孩童也來參與我們的活動,我發現過程中幾個有去學校唸書的孩子,可以聽得懂英文,學習狀況也比未上學的孩子好。當我們進行”寫書法”時,受過教育的小朋友很認真的在臨摹中國字,寫出來的成品也有模有樣,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就很有抽象藝術風了!在台灣,教育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是在迦納,教育結果的差異性,反而將教育的重要性突顯出來。另外,孤兒院有兩個大水缸,裡面裝了有點褐色的水,雖然孤兒院的媽媽說水是乾淨的,但是團員們還是有點顧慮。反觀當地的人就很自在的使用這些水,不只是洗手,連小朋友口渴了,也是直接拿水杯裝水來喝。或許是水資源的不豐沛,或許是衛生教育還沒有很確實,對於習慣乾淨環境的我們,也是很大的震撼。

迦納的村落就像早期的台灣,工商服務業還不興盛,房子矮矮的,一個一個林立在路旁。或許我們是黃皮膚的人,如果不小心與隊友走散了,當地人看到慌張的我們,還會幫忙指路,雖然只是小小的舉動,這也代表了迦納人樸實與熱心的一面。台灣素有科技之島的稱號,電子通訊產業是我們的優勢,只要連上網路,敲敲鍵盤,需要的資訊就會呈現在螢幕上,但是,迦納就沒有這麼方便的服務了!學校要上電腦課時,還要把學生帶到網咖去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對我們來說是多麼的不可思議!而且,網路對他們來說是奢侈品,無法像我們天天取得。

日常生活中覺得理所當然事情,到了另一個國家,可能是不一樣的想法與情況。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國情,”No hurry in Africa.” 應該是大家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總是不慌不忙的處理事情,讓習慣於緊湊步調的台灣人,總是有很多時間在等待。



[心得]吳可鈞(KC) 工工系四年級

就在坐上準備前往桃園機場的遊覽車,車子剛要開出學校大門的那一剎那,我突然意識到這將會是我上大學以來,離開清華園最久時間的一段旅程。整整一個月,單程加上轉機就要將近三十個小時的旅途,這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大學生事前難以想像的經驗。更何況,我們去到那兒的目的並不是觀光旅遊,而是為了執行諸多複雜且狀況未明的專案。肩負著眾人的期待和支持,今年的團隊幸運地得以成行,前往另一個大陸進行服務與學習。


剛到OVF(oneVillage Foundation)在當地建立的ICT中心時,已是晚間九點過後。下午時分出了機場,為了離開首都Accra,我們體會了恐怖的塞車之旅。一開始大家新奇地看著窗外的街景和人群,小販和路邊的孩童看到外國人也熱烈地直盯著我們瞧,一切都充滿新鮮感。但是當你和一堆物資一同坐在擁擠的巴士上頭五、六個小時,身心又都極度疲累的時候,就會恨不得趕快衝去洗個澡,然後倒頭就睡。事實上,我們一行人幾乎沒有調整時差的問題,一到了當地馬上就融入他們的作息時間,因為根本就沒有體力失眠或是興奮地睡不著覺。經過一兩天的時間準備,十名隊員將要迎接接踵而來的各項任務的考驗。

在迦納的日子,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不適應。也許是同為熱帶沿海地區的緣故,迦納的氣候和自然景觀都與台灣相去無幾(只是她的面積有台灣六倍大,而我們都只有在沿海幾個城市活動)。人工的建物和一些公共建設仍舊處於開發中的階段,最普遍的就是低矮的平房和土角厝。出了首都的精華地區,全迦納境內最高的景物大概就只剩倖存下來的雨林巨木,還有電信公司新近架設的無線電塔。這也反映出,迦納當地乃至整個非洲地區,經濟發展與環境被破壞的現狀。其中一個周末,我們到了著名的Kakum雨林國家公園。在那裏的展示間裡面介紹到,西非的幾內亞灣沿岸,雨林所佔的面積和五十年前相比,已經消失減少了六、七成以上。我們在當地主要走訪三到四個地區,地區之間建有簡易的二線道公路,除了途中偶而經過的城鎮外,幾乎都是一片片的樹林,但是這樣的景觀卻已經是被破壞開發過後的地表,讓我不禁想像過去的非洲在人為開發之前,是如何的綠茵遍佈和生機蓬勃。

 也因為非洲自然資源豐富,且多數地區尚待開發,許多跨國公司早已進入這塊大陸布局,進行市場調查、設廠和推展業務。更多更早觀察到這個趨勢的經濟大國也群起搶佔這塊大餅,提供金錢和物資援助、與本地政府合作,或是讓國營企業挾著政府的外交資源進行投資,成就了另類的非洲殖民景象。我在迦納感受最深刻的事情之一,正是滿街的中國貨。中國製造的商品,就算品質不用做到最好,對於平均所得不高、貧富差距又大的非洲民眾來說,就已經算是不錯的選擇了,更何況多數國家的自有民生工業仍舊在發展當中,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各類貨品自然就佔據了多數的市場。在衣索匹亞首都轉機的時候,遇見許多其他亞洲來的旅客,有泰國人、菲律賓人和中國人等等,有商人、工人或技術人員;在迦納的第二大城Cape Coast裡也碰見對岸的網路公司派來這兒架設電信線路的工程師,而且已經在這待了兩三年了。對比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積極動作,還有日本、韓國的政府企業合力進行非洲市場的開發,總是想要在全球競爭當中嶄露頭角的台灣,是不是應該提出更有效的思維,讓策略的層級與執行的急迫性進一步提高,才不會在下一個世代的列強競逐當中一無所獲。

台灣或許已經在國家等級和企業市場的競爭當中失去了先機,但是過去幾十年來,少數無名英雄在非洲大陸的默默耕耘卻不容忽視。從我們小時候聽到的農技團交流、人道援助,再到這幾年的NGO組織與志工活動,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都是台灣人民在遙遠的異國所留下的寶貴成就。不同於多數其他國家的作為,台灣的民間與官方團隊總是抱著合作協助的心態,對當地的發展發揮最真摯、最誠懇的力量。我們欠缺國家的大力協助,我們在國際上沒有一個合理的外交地位,我們沒有任何利益目的來推動我們進行這些服務和援助,但是我們仍舊不斷在那裏努力著。迦納的許多地方,仍舊像是幾十年前基礎建設剛要起步的台灣一樣,持續有著更新穎的建設、設備與觀念,進入到原本樸實簡單的鄉間田野和平民住家當中。在這個時刻,他們仍舊保有著舊時代那種尚未被過度破壞的自然景觀,以及純樸友善的人民精神,但是他們亟需外面世界的新刺激、新科技,幫助他們更快走出貧困和水平低落的生活。的確,不一定每一種新科技或產業都適合進入這些開發中國家。有些公司的投資開發,造成的汙染和對當地資源的吞噬與剝奪,將會形成影響後世深遠的永久問題。非洲需要的是哪種型態的產業?需要的是哪些教育、衛生醫療和科技上的合作?才能讓她健康地發展起來,又不至於遭受過度的汙染和破壞,是非洲每一個國家的政府領導應該思索的議題,也是每一個想要參與開發這塊土地的國家或企業應該秉持的基本倫理。

我們迦納團的工作型態與發想的專案,與以往傳統印象中的公益行動或慈善義行不太一樣。因為我們認為,由著我們的身分(大學生或研究生)與所能募集的資源(公部門、民間企業和熱情回應我們的每個朋友),我們理應找出更能有效發揮這些資源與個人價值的方式,來對迦納當地灌注更多力量,產生更多合作網絡與連結,加快建設的腳步與品質。當代意義下的國際志工,不再只是純粹地到另外一個國家服務,我們可以有更多種型態與可能,來成就不同於舊有框架下定義的志工活動。身為國際志工,我們耗費了相對更高的成本與時間,讓我們能夠到別的地區學習、服務,因此我們更應該讓自我的價值、知識和技能發揮到極致,並且讓這些得來不易的成果持續傳承,源源不絕。

[心得]張郁臨(Aileen) 動機所碩二

2010/7/29經歷臨時知道更改班機、解決行李超載的可能付出高額費用等一連串突發狀況,夜裡迦納團終於搭上衣索匹亞航空;回憶逾半年的準備期內,我們藉著書本網路、前兩年的紀錄,想像過無數次迦納的環境文化現狀,思考著專案如何設計執行才能幫助當地,我們在學習非洲鼓過程,靜靜地用心感受耳眼手感官間的協調合作,手掌拍打牛皮鼓面的疼痛淤青,在越來越整齊的鼓聲中,體驗到熱鬧中帶著平靜的滿足,與身旁的團員們也日漸熟悉信任,「迦納」這個名詞的定義由「非洲某國」也變的越來越具體…我們離迦納越來越近了!


迦納和傳統印象中的非洲國家有點出入,這裡的景觀不是黃沙滾滾的荒漠,是拍打著海岸的浪花、細細的沙、灰濛濛的海洋,茂密蒼綠的雨林等,孩子們也非瘦骨如柴,但小小的身軀大多有著大大的肚子,反映出飲食不乾淨或營養失調衍生出的健康問題‧走在Jukwa農村的泥土路上,小孩們好奇的盯著我們、喜歡跟著我們走,這的小孩比例明顯高於台灣,因於普遍多子的養育觀及Jukwa青壯人口外移工作的狀況嚴重,年輕男子大多跑到首都Accra、Cape Coast等大城市謀生‧在Jukwa,我與部落的王子及返鄉的遊子合作進行Denkyria部落慶典文化的尋根與典藏;也看見了當地農民以簡陋雨棚作為工坊,分享技藝,讓失學的孩子,行動不便的人得以在此創作竹製手工藝,提供工作自立的機會;從小單親的婦女Agnes並沒有多餘的財富,卻選擇身兼三職以微薄薪水建立孤兒院、擔起孩子們的生活所需,作為孩子們的依靠‧在我心裡Jukwa是個充滿故事的小農村,在此生活的人民擁有的資源並不多,卻不吝於分享,也因此滋潤了其他人的生活。

在來到迦納之前,我們在資訊不足、連絡不便的狀態下設計專案,到了迦納認識當地人也更了解現狀,他們好奇數位相機的使用,喜歡看自己在螢幕上的身影,常常學我們講中文,「你好嗎?」、「走吧!走吧!」,他們對電腦的認識全靠課本上的教學,可以清楚說出各軟硬體的介面與功能,卻不熟練鍵盤滑鼠的操作,他們把握和我們接觸的時間與每次學習的機會,想從這群台灣人身上看到世界的更多面‧我從他們身上看到快樂是建立在人與人的互動,跟著音樂自然的擺動舞蹈,跳跳拍手的簡單遊戲,只需要石頭跟葉子當標誌就能玩的棋盤遊戲,IT school二十八個學生待在一個沒有冷氣,約為十坪大的電腦教室裡,使用著四台主機運作著十六台電腦,平均兩人使用一台緩慢運作的電腦,鍵盤常有缺鍵,滾珠滑鼠也有些不靈光了,不穩定的供電系統讓課程偶發性停擺,這時我們就到戶外走走或教唱或寫明信片或文化交流,無論是正規課程或是臨時安排的活動,這些孩子從來就是津津有味,睜大著眼睛想知道更多,也直接坦率的告訴我們:他們好喜歡我們的到來,還有為他們準備的活動,這些回饋都讓我想更用力的與他們分享,讓所有活動都能更符合他們的需要‧想起前些日子在台灣,帶著同為10多歲的學生們到戶外帶活動的經驗,沒幾分鐘學生們就開始抱怨天氣太熱,想吹冷氣或是已經躲在樹下玩手機相機自拍,而不理會活動的進行‧台灣的小孩擁有的很多,不懂珍惜而錯過了體驗各種美好事物的機會‧

我也是生長於台灣的小孩,不用煩惱三餐、擁有健康的身體,但是我想牢牢記住在迦納生活的一個月,我學會平淡的快樂,珍惜所有人的善意,感受事物的光明面,除此之外,擁有不多物質的Jukwa人,可以分享與滋潤他人,我學會了感受也要學著分享與表達‧最後要感謝學校與各贊助單位,以及我父母、教授的支持,讓我能如願完成這個志工夢‧

[心得]楊守儀(Zoe) 計財系二年級

當初報名了國際志工,動機很單純,純粹想在空白的暑假找事情做,殊不知,這一趟迦納之旅,果實甜美的程度是當初的我始料不及的。一開始接下了團長任務,手足無措之餘更怕讓迦納人失望,怕團隊的努力並非迦納所需要的,怕社會上的支持不夠導致無法出團,怕團員們對於寫不完的企畫書、去不完的義賣和團長要求開不完的會感到焦躁。現在回想,真的很感謝團內的每一位夥伴,沒有你們的努力與悶在心中的委屈,迦納團今天的果實不會這麼的令我驕傲。一起度過一個月的非洲生活,朝夕相處,共同解決燙手山芋般的難題,為完成計畫而開心的笑容,一起因為食物不適應而拉肚子,在彼此的煩躁期互相打氣,這樣的情誼我非常珍惜。


迦納、去過才知道她的美。在迦納的一個月,若要我總結一篇感想,我將如數家珍的將每天行程及趣事告訴你,但最深沉的感受卻是怎麼形容也無法貼切表達。在迦納的每一刻,我們無不傾心盡力的想做些什麼,志工兩個字此刻掛在我身上,沉重的逼著我面對迦納不堪的的環境,映入眼簾伴隨著的是迦納人熱情的笑著揮手,對路過的我們打招呼。 回顧這一個月,我覺得我學到的比給予的更多。曾經有個小朋友,第一次見面就熱情的牽著我的手,對我滔滔不絕說著有關她的事情,也對我說她想學中文,並主動以教我當地方言為條件請我教她中文,道別前,她向我約定她會好好念書,並練成中文來台灣找我。或許成真的機率不大,但類似的事情發生不只一次,讓我真切感受到迦納人對學習的熱情,卻也在訪問IT老師時,發現國家教育資源不足的事實,狠狠的潑了一桶冷水。迦納的婦女習慣用頭頂著東西行動,小販也是如此。他們頂的貨物有大有小,輕至販售電話卡,重至販售鍋碗瓢盆,一切都靠脖子來支撐,練就一身爬樓梯不用扶把手,東西也不會落下的好功夫,然而,街上的小販多是十幾歲的小孩子,小小的身影頂著不輕的貨物向我們兜售,腳上甚至沒穿鞋的走在黃土地上,衣服下明顯的是大大的肚子,這種令人不忍的孩子滿街都是,而我思索著,我們帶來的志工計畫,是否格格不入?習以為常的生活也許不需要志工引入電腦這類的科技,或者對迦納來說,這樣的生活品質就沒什麼好要求的了。每天都在這樣的無限迴圈中納悶著,卻依然硬著頭皮進行我們準備的計畫。

當IT課程結束,當孤兒院活動結束,當文化典藏訪問結束,當舉辦的論壇結束,當腳踏車送到需要的人手上,當我們計畫一一畫下句點,參與計畫的迦納居民總會熱切的直視著我們,向我說”Thank you,I am happy.”有時會加上擁抱,有時加上雙手緊握,這樣短短兩三秒瞬間,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快樂,那是一種做志工才有的幸福感,一種原來自己的生命有如此價值的領悟,一項我從迦納返國後最大的收穫,也讓我確信這趟志工旅有改變到他們某一方面的生活,也許只是些微,但是就好比蝴蝶效應,我們帶來的改變,往後說不定會有足以撼動他們人生的力量。感謝支持我們前往迦納的朋友,我能寫出這篇感想都是因為你們的信賴在後面支撐著,當然也感謝學校提供如此絕佳的機會,我想,人生就是需要出去走一遭,才能稍微理解生命如此複雜的課題。志工不再只侷限於用勞力或物資金錢幫助他人,如果能用頭腦去規劃,能用心去感受,思維著正確協助的方向,才能讓志工行不是曇花一現,而這也是清華大學所有志工團努力的方向。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活動]近期成果分享會

嘿!大迦~~我們回來快一個月了呢
學校也已經開學,新學期又是新的一個階段
有人還在活動多多的忙碌大二、大三;
有人在為研究所推甄緊張;
有人已經是進lab的研究生;
還有還有,在找工作的畢業生!

當然,迦納團還是持續在運作啦
好多的成果和感想,一定要分享一下的!
以下是近期活動

● 國際志工共同論壇
日期:9/28 (二) 晚上7:00 ~ 9:30
地點:交通大學
對象:三校國際志工、交大師生
這個論壇是延續之前在高雄舉辦的ICOS活動,青草湖社區大學、清大、交大的國際志工們齊聚一堂,除了分享成果外,也會針對當地居民的意見,討論如何設計之後的服務學習計畫,期待這場交流大迦都收穫滿滿!


●碩禾公司回饋分享會
日期:10/1 (五) 早上
地點:碩禾公司
對象:碩禾董事長、總經理
碩禾公司是迦納團的大力贊助商,也可說是第一家願意贊助的企業,當時真的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希望我們帶回來的故事也能在分享時感動董事長和總經理!

●林口社大非洲鼓班成果交流
日期:10/8 (五) 晚上8:00 ~ 9:30
地點:林口社區大學
對象:非洲鼓班學員約25名
非洲鼓班的姐姐們都超熱情的!從義賣到分享會的促成,他們都活力十足,我們在迦納當地執行的計畫,其中也有非洲鼓舞的文化團體,這原汁原味的紀錄,一定會是很棒的交流!

●清大國際志工聯合成果發表會
日期:10/12 (二) 晚上7:00 ~ 9:30
地點:清華大學 工一館106教室
對象:清華大學全校師生
每年志工們都會在回來之後一起舉辦國際志工週,其中一個活動就是成果發表會,讓關心我們的同學,或是對國際志工有興趣的學弟妹,近距離的了解活動內容,四個團的國際志工,一起迦油!!

●中壢高中經驗分享
日期:10/29 (五) 早上10:00 ~12:00
地點:中壢高中
對象:中壢高中全體高一生
這場演講在出發前就先敲定了(主任好有眼光啊 = =+),應該也是我們第一場超大型演講,對於那些未來還有好多可能性的學弟妹,真的好希望能帶給他們不一樣的思維,這也是身為國際志工的責任之一吧!


迦納團最近可是忙著敲通告啊!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分享]國三,躁動的靈魂

今天是成果分享的第一場
首先來到國中母校─桃園中壢東興國中
對象是國三的學弟妹,三個班各一節課
一節課四十五分鐘,要講完所有要分享的故事實在太難太難了!
看著那些七年前的我,被模擬考和各種考試壓力佔據的國三生
「我能帶給他們什麼?」一直思考著
我向來不是侃侃而談或是充滿魅力的講者,甚至緊張


孤兒院的孩子、美麗的腰間文化waist beads、尷尬的廁所體驗
各種新奇、有趣、心疼的故事,在教室流動著
我告訴他們三件事:

1.世界很大。
帶回來的照片都只是一格靜止的畫面,沒有親身體驗就無法看見另一個文化的true color,我們要做的是,看見更多畫面以外的鮮活生命。

2.英文很重要。
和第一點是相關的,從面試甄選到在海外執行計畫,英文是必須的,和外界接觸的每一步,語言就是橋梁、就是工具。

3.Make moments, not kill time.
這句話是連家恩說的,他說,我們的生活被太多螢幕切割,電視、手機、電腦,我們看的都是別人的精采時刻,不是自己的,所以,「創造屬於自己的時刻,而不是殺時間。」

也許,這些對他們來說還太遙遠,但是我鼓勵他們對自己有所期許,七年後,大學畢業之前,他們想做什麼?想成為怎麼樣的人?
我們,不必偉大,輕輕的震撼這個世界就好了。

希望他們覺得今天的國文課很特別,也謝謝這次的演出機會!
今天分享的少少照片請點此

-------------
by 10芛琁 Esi Haru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Project Story《Taiwan Bike,Bike Ghana》

第一次召開團隊會議,問到Team 2010應新添什麽服務項目時,團隊指導老師Joy拋出一個問題意識:“你們認為在迦納引入腳踏車的計劃如何?”,隊員紛紛對望,一張 “搞不清狀況”的狐疑。Joy為我們詳加說明,這些對話內容,也成為腳踏車計劃的執行精神與目標:

1. 提升腳踏車使用意識,減少計程車使用量,節能減碳。

2. 協助勞動者,如農民、商賈或漁民,提升工作效率、便利貨物運載,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

3. 協助偏遠地區學生上學,縮短路程時間。

4. 減少迦納團交通開資,便利團內事務運作。

5. 設置腳踏車租借站,傳授腳踏車使用與維修技巧,提升居民謀生技能。

 

考慮到計劃層面多元、服務對象不一、資金短缺等問題,起初只計劃於迦納購買15台腳踏車,先作地方評估,為來年計劃鋪路。經多番協商,外加聯電致力拉線,團隊得以與Giant溝通。誠得Giant執行長劉麗珠關愛,102台腳踏車的慷慨捐贈,使此專案如魚得水,校方高度重視,專案規模也越做越大。

雖是有車,如何籌募近20萬的海運費是團隊一大挑戰。其時已6月,團隊必須在七月初完成海運程序,才能在預期時間到達迦納,以配合8月份的執行方案。這個月內,隊員一邊應對地獄考試,一邊為募款東奔西跑,著實不易。校方、外交部、各大小企業寄予厚望,集合各方人力財力:“Taiwan Bike, Bike Ghana”計劃正式確認年內執行。

imageimage

用汗水的肩膀裝櫃,飄洋過海的腳踏車

“我建議你和航運或航空公司談一個20尺貨櫃的量。”

“只要是用在節能減碳並且能幫助弱勢的國家,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都很樂意協助。”

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劉麗珠的話,築起了腳踏車計劃的夢。在36度的藍天下,我們用汗水的肩,一台接一台,把腳踏車送上完夢的海港。

 imageimage

Accra、Winneba二度來回:15台全新腳踏車

Giant 102台腳踏車預定8月18號到港,在其之前,計劃在迦納購買15台新腳踏車,以完成路況視察及為24號巡禮計劃作準備。

由於Winneba沒有腳踏車商店,需租車到Accra購買。8月1號,在Accra兜了一天的風,資訊多間商店,皆因價格不符、腳踏車存貨不足折返。直至8月7號晚上,於Accra一間電器店,找到價格便宜、配備齊全的腳踏車:每台72 Cedi(約1600 TWD),隨送打氣筒、車頭燈、膠水壺和鐵鎖等配備,性價比高。較原定每台150 Cedi(約3300TWD),足節省近半費用,也省下購買腳踏車附件的開支。

日出日夕,翻過跌宕不平的泥路,15台腳踏車成功運送Winneba。隊員在門口一陣歡呼。

image DSC09501

組裝、測試、維修:Made In China

“三台一箱”,一個紙皮箱,三台腳踏車零件,零件七零八散,我們需要自行組裝。左翻翻、右摸摸,裝裝拆拆,雖在清大上過數堂腳踏車組裝課程,也有組裝腳踏車經驗,卻折騰許久,僅裝出個車胎來。在沒有安裝說明書參照的情況下,儘管零件成功配裝,但基於每台腳踏車的零件配套不一,我們無法判斷此裝法是否存有錯漏。考慮到組裝15台腳踏車需時數天,其時又已8月9號,計劃不能再延誤,只好聘請腳踏車組裝師傅前來協助。

組裝師傅名叫Isaac,二十歲,高、瘦、全身肌肉繃緊。談好價錢後,他即打開工具箱,自一旁動工。

image image

從中午12點到下午3點,經歷三小時,第一台腳踏車終於組裝成功,我們第一時間進行測試。這一試發現不少問題,如座墊搖晃不穩、刹車失靈和不能調控車檔等,需組裝師傅再加調節。至傍晚6時,三台腳踏車完成組裝,另一個問題也隨之產生:組裝費用。原先談好每台組裝費用3.5 Cedi(77台幣),最後漲價到15 Cedi(330台幣),我們嚇了一跳:“What!”。事後檢討,問題發生在我方、組裝師傅與他朋友三人的傳話過程,語言的不同導致三方溝通誤解。並非組裝師傅坐地起價。

經過三天努力,Isaac與Unity Drum成員Ageorgia把15台腳踏車組裝完成。期間問題接二連三,首先是部份輪外胎因重壓而變形,無法使用,需另外購買;其次,部份配件,如車頭燈、磨電燈、刹車線與腳踏車規格不符,無法安裝使用;再者,零件質量不如理想,輪胎容易破損、鏈子易斷。所以在組裝同時,我們也一邊在維修,修復後再測試,損壞再維修…… 事後檢討:廉價、品質參差、客戶高風險,Made In China。

在此特別感謝Ageorgia,爲了此次計劃,他的店鋪多日停業,早上八點至夜幕燈影,手仍不忘工具,測試、修復、維修,重複再重複,流出的汗水足夠清洗腳踏車。午餐、晚餐時間,走進後院,見到沉默的他,很餓了、很累了,臉上淺淺的笑,從不與你計較照顧不周、還有那姍姍來遲的飯菜。

image image

踏上前往海灘的路,遇上腳踏車的風和雨

8月13日,近晚,隊員十人、Nii和Ageorgia一同騎腳踏車到附近海灘。

15台腳踏車雖成型,我們戰戰兢兢的心依然無法安穩下來,有感腳踏車如紙片弱不禁風,懼怕稍有差池,腳踏車直接栽倒。才騎出小路百米,即有組員在後怨喊“XXX!如果我有什麽意外,你要負責我終身事後!”,後邊騎邊驚呼,車頭8字式一搖一晃,眼見半米不到即撞進路邊深溝。最終耐不住,連同其餘組員二人,三人坐計程車直達海灘。三台腳踏車拍置路邊校門。

騎在前頭的隊員,久候不見其餘組員,深覺蹺蹊。良久才見組員拖著車從彎路跟上,臉上汗如豆落,“鏈子斷了!”,一聲宣告,一台腳踏車宣佈陣亡。又有兩台腳踏車座墊搖晃不穩的,騎在凸凹山路,真如坐上鬥牛背,屁股震痛。

腳下腳踏車吱吱丫丫,似快要斷鏈,導致海灘的路途更煩躁不安。飽覽過海灘風光,歸家的路已是夜色濃重,突然不知從何方而來,傳出腳踏車破胎的消息,使我們的對腳踏車的信心指數在谷低再往下挫。Ageorgia趕緊打開工具箱,就地維修腳踏車,吩咐我們先行,我們一路是險…… 事後檢討:全新不及二手,期待使用高品質Giant再到海灘一遊。

image

舉行Bike Patrol,懼怕Bike Broken

8月18日至23號,Giant 102台腳踏車依然未有到港消息。8月24日,按原定計劃,我們使用15台新腳踏車進行首個活動:Bike Patrol。

雖連日維修,東補西貼,15台腳踏車依然沒能給我們信心。早前海灘之行的災難陰影猶在,隊員歎息“真的怕舉行Bike Patrol,變成Bike Broken”。幸好活動大致成功,我們把腳踏車順利配送至Winneba警察長官、Chief、漁民和市長家中。

image image

  imageimage 

imageimage

image

9月15日:Taiwan Bike, Bike Ghana

8月29號與迦納的太陽說再見,31號與台灣的星星說晚安,隔日牽著9月的手對校園說:國立清華大學國際志工迦納團已歸來,Giant 102台腳踏車已是8月18號的期待、至今一個月的等待。9月15日,一封電郵、一段敘述,結束了“Taiwan Bike”的進程,正式進入“Bike Ghana”的工作!

Giant 102台腳踏車,配合全新腳踏車15台,共117台,將會以下分配法進行分配:

  地點:Winneba漁村 共75台

1. 45台協助教育:14台,給當地ICT老師上學使用,節省交通開資

20台,給小學,供偏遠地區學生上學使用

10台,留給清大2011屆志工使用

6台,供OVF數位學習中心的工作人員上班使用

5台,供給當地官員,推廣腳踏車使用形象

5台,資訊科技學校教職員,推廣腳踏車使用

2. 15台輔助減少勞動力:3台,Winneba漁民,協助運送漁產到市場

2台,Omphan Group,輔助作物運送

5台,年輕漁民,便利日常事務

5台,年輕婦女,便利日常工作

  地點:Jukwa農村 共22台

1. 4台輔助減少勞動力:1台,Jukwa農民,協助農作物運送

1台,商賈,協助貨物運送

2台,孤兒院,協助處理日常事務

2. 2台贈送當地國王,表達我團謝意

3. 7台協助教育,在Jukwa senior high school設點,協助偏遠學生上學

4. 5台,分別在五所教堂設腳踏車點,協助孤兒院生存及運作

5. 4台,給Jukwa Youth group,協助文化典藏事務

 地點:Cape Coast共20台,以Unity Drum管理,設立腳踏車租借站

1. 資源共享:收入50% 歸Unity Drum;30%歸Jukwa孤兒院;20%給OVF作營運開銷。

2. 配合當地旅遊業,發展腳踏車環島、代客運送行李服務

3. 設立腳踏車維修中心、腳踏車代理訂購等服務

4. 結合Unity Drum傳統表演,作環島演出

image image

9/15從迦納傳來的新消息,來自台灣捷安特的自行車已經抵達迦納了,上圖為自行車停放在OVF後院的情景

 

“Taiwan Bike, Bike Ghana”;“Giant Bike,Bike Ghana”

大迦一起騎上腳踏車,一同完成美好世界的夢!

特別感謝:

“Taiwan Bike, Bike Ghana”;“Giant Bike,Bike Ghana”的迦納先鋒部隊、我們的腳踏車英雄:Nii、Richardson和Ageorgia。

image eco-tour 專案助理Nii

image 迦納鼓&舞表演團體UnityDrum創辦人暨團長 – Richardson

image UnityDrum成員,協助組裝腳踏車- Ageorgia

 

國立清華大學國際志工迦納團2010

By 劉家慧  Kofi Terry